赵孟頫青绿山水画的精神旨归 第二部分... 外交部:希望美方以实际行动维护中美禁毒合作的良好局面... 2月11日法兰转债下跌0.01%,转股溢价率17.62%... 【2024.11.27】爆姐的饭后爆料:生命不止,爆料不息!...
栏目分类
热点资讯
>> 你的位置:大小单双最稳定的回血导师是谁 > 新闻动态 > 赵孟頫青绿山水画的精神旨归 第二部分

赵孟頫青绿山水画的精神旨归 第二部分

发布日期:2025-04-12 15:51    点击次数:159

  

1.早期作品《谢幼舆丘壑图》

《谢幼舆丘壑图》(图1-1),是赵孟頫早期的复古六朝的一幅青绿重色山水画代表作。《谢幼舆丘壑图》刻画了两晋名士谢幼舆悠然自得地坐于松林间的景象。卷首,前景坡岸上右上斜出一棵松树,溪水缓缓从松下流过,溪中散布着或聚或散的碎石,山坡的对岸山石层叠交错着,看不见山顶,右边的松树或单一或成对,挺立在山脚下;卷中,山顶始露,小溪曲折,山麓绵亘,层次变化多样,分明且有开合。左侧的山势笔直地向下倾斜,下面是平坦的坡岸,坡上三棵松、四棵松各为一丛,它们或直立或倾斜,溪水从坡后流出,坡边一人临溪而坐,双手抚席,平静自然,目送溪水流去,其人便是谢幼舆;卷末,画面好似被推向远处,远处的山石与近处的松树构成了呼应,引出了画外之境。

李日华在《六研斋笔记》中对《谢幼舆丘壑图》有以下评述:“赵荣禄少时绘事步武云麾、摩诘、营丘,不敢失尺寸,皆缣素滃染之笔,盖荆关一门未尝握其门槌也。

今见其写《谢幼舆丘壑图》,纤细曲尽,验其为少比”[1]换言之,因为这张画中多是学习李思训、王维等唐宋画家的“滃染之笔”,符合赵孟頫早年学习的经历,便将画作定为早年作品。其次,卷中虽然没有明确的年代落款,但好在有一方赵孟頫的印,并且赵孟頫的儿子赵雍也为其写了题跋,从其中可以得知《谢幼舆丘壑图》卷是父亲赵孟頫早年所作,于1286年赴大都之前所作。

谢鲲(281-324),字幼舆,为两晋时名士,官至豫章太守。南朝宋刘义庆的《世说新语》中载:“(谢鲲)尝使至都,明帝在东宫见之,甚相亲重。问曰:'论者以君方庾亮,自谓何如?’答曰:'端委庙堂,使百僚准则,鲲不如亮。一丘一壑,自谓过之。’”[2]谢鲲正因为这个典故,成为了一位“寄情山水”的代表人物。

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,也曾专门创作过谢鲲优游山林的作品,张彦远的《历代名画记》中记载了顾恺之将谢幼舆画于一岩里,他云:一丘一壑,自谓过之,此子宜置岩壑中。而赵孟頫《谢幼舆丘壑图》卷后倪瓒的题诗中有“虎头痴绝无人识”一句,也点出了这个典故。虽然顾恺之的真迹早已不存人世,但生活在十三世纪的赵孟頫是有可能得见顾恺之的此画的。当然,我们未能见到赵孟頫对顾恺之此画有任何文字上的评价,他更可能是从古籍中看到顾恺之的这句话,便以此为据,结合自己心境,用六朝古法创作了这幅古意盎然的画作。

谢鲲放达的性格和自由的思想是赵孟頫所追求的,但他始终无法做到像谢鲲这样洒脱,以宋宗室的身份仕元始终是他的一块心病。“闲身却羡沙头鹭”是赵孟頫仕元之后的常态,“飞来飞去百自由”更是他遥不可及的隐逸遐想,更有一种向谢鲲致敬的意味。谢鲲虽然放纵不羁,性爱山水,但在出仕时却表现出了高尚的士大夫品质。“莅政清肃,百姓爱之”的风骨显然是赵孟頫所敬佩和崇拜的,或许正是出于这种感情的驱使,他曾多次顶着冲撞冒犯权贵的危险,一心为民生着想,为百姓的福祉辩护。

对这幅画可以如下解读:第一,这张作品是在赵孟頫未有出仕念头时所画,他借助这个主题抒发自己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渴望;第二,赵孟頫此时已经决定出仕,但不知日后仕途如何,或许已预料到不会再有悠闲自在的隐居生活,于是在迷惘之际,画了这张作品,流露出对谢鲲能够寄情山水的羡慕之情。他用自己的精神想象力,填补现实生活的缺憾。无论如何,这张作品都是赵孟頫向往悠闲平静生活的内心写照。

图片

赵孟頫《谢幼舆丘壑图》 27.4×116.3cm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

[1] (明)李日华:《六研斋笔记》,《钦定四库全书》,三笔卷三,第21a页

[2] (南朝宋)刘义庆:《世说新语》,《钦定四库全书》,通志卷一四四,第84a页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上一篇:2月11日法兰转债下跌0.01%,转股溢价率17.62%

下一篇:没有了

Powered by 大小单双最稳定的回血导师是谁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